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公布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遴选结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研室(教科所、教师进修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中等职业学校: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职业教育改革文件精神,引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积极鼓励开展职业教育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研究与实践,我院组织开展了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经单位申报、区县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遴选出“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等6个大类共60个案例。现将遴选结果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以示表彰。
请各区县教研机构、中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加大对入选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营造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遴选结果名单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0年9月11日
附件
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遴选结果名单
一、专业群建设典型案例 |
|||
序号 |
案例名称 |
所在单位 |
主研人员 |
1 |
中等职业教育“两核三制四平台”专业群建设与实践模式 |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
蒋红梅、肖彬、陶宏胜 |
2 |
创新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活”专业课程思政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
彭小梅、杨渝、熊强 |
3 |
基于大数据积分制岗位技能画像的现代商贸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
林安全、肖永莲、关义文 |
4 |
“双核协同型”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赵争召、李禄升、石波 |
5 |
基于“三对接六共同”合作模式共建中职专业群的研究与实践 |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
李波、王戈静、蒋志侨 |
6 |
中职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
钟勤、聂勋伟、刘东霖 |
7 |
校企合作构建健康服务专业群课程体系 |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
张展、王青、殷金明 |
8 |
以群建院,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 |
重庆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
李康、余艳、唐芳 |
9 |
共铸校企合作之魂共享融合发展之美——探索专业群“思—行—果”三部曲人才培养机制) |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
何仁聘、文尤富、汪成华 |
10 |
组建专业群共建联盟,助力专业群内涵建设 |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
刘文生、罗建华、叶青清 |
二、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
|||
序号 |
案例名称 |
所在单位 |
主研人员 |
1 |
中职学校“多方协同”劳动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
朱喜祥、朱全红、余腊梅 |
2 |
“三位一体”劳动实践,培养“德技双高”人才 |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
冉国英、吴旭文、王长玥 |
3 |
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区域初级中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创新和实践 |
重庆市商务学校 |
熊涛、欧阳崇坤、柳景川 |
4 |
中职学校“313”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
柴彬堂、吴波、李佳 |
5 |
校企协同开展中职劳动教育 |
重庆工商学校 |
杨宗武、李远祥、周文凭 |
6 |
德技双馨:“双核四翼”的劳动教育活动实践 |
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 |
孙保辉、韦娜、阳登群 |
7 |
抓实学生劳动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
周召华、贺诗义、汪劲松 |
8 |
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互融共通,开发劳动教育资源 |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
李琦、鲍鹏、王黎 |
9 |
新时代劳动教育“十二常能” |
重庆市合川教师进修学校 |
罗驰、赵雄彬、蒋沂呈 |
10 |
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
徐其镁、何正平、罗在兵 |
三、职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
|||
序号 |
案例名称 |
所在单位 |
主研人员 |
1 |
实施“五个精准”,深化职教援藏 |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
冉国英、吴旭文、王长玥 |
2 |
跨地域托管式职教帮扶助力精准扶贫的创新与实践 |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
冉茂垠、文尤富、刘胜峰 |
3 |
校党合作,智志双扶 |
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
刘宗丽、屈红霞、张靓中 |
4 |
校企合作精扶留守学生典型案例 |
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 |
宋纯夫、陈灵凌、周亚兰 |
5 |
职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
王谊、陈巧、肖壮 |
6 |
实施“秀山花灯”育人创新实践项目研究助推精准扶贫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彭华友、车志明、王金梅 |
7 |
发挥职教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
重庆市工业学校 |
熊满川、聂勋科、王闲平 |
8 |
开展组织联建,助力脱贫攻坚 |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
陈晓平、颜益龙、李开 |
9 |
“培养人才+培育产业”双增双联动扶贫模式 |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
周德竹、石磊、陈珺瑶 |
10 |
高水平示范引领服务精准扶贫 |
重庆市旅游学校 |
聂海英、孔焱、毛莉 |
四、“1+X”证书制度典型案例 |
|||
序号 |
案例名称 |
所在单位 |
主研人员 |
1 |
1+X老年照护证书职业技能考试(初级)评价指南的开发研究 |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 |
高萍、郭恒良、杨溢欢 |
2 |
web前端开发证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的课证融通实践 |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
钟勤、代强、曾长春 |
3 |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的“一平台三中心”建设 |
重庆市工业学校 |
杜宏伟、谭伟、孙永佳 |
4 |
护理学基础课与“1+X老年照护证书”课证合一的教学实践探索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
蒋珩、周晓渝、陈诚 |
5 |
1+X证书制度下“LCCE”模式构建与实施 |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
黄钧浩、武莉、傅钰涵 |
6 |
“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典型案例 |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
郑小波、刘小蓉、杨孟欢 |
7 |
1+x证书制度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教”改革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
余朝宽、胡萍、黄成松 |
8 |
网络信息化技术助力“1+X”证书考评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
程凯、崔发恒、达洪勇 |
9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专业“1+X”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究 |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
徐其镁、李再明、杨朝均 |
10 |
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建设 |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
胡明晓、程多智、杨德福 |
五、“双师型”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
|||
序号 |
案例名称 |
所在单位 |
主研人员 |
1 |
“两轮驱动、三环四步”“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
杨琼霞、王成麟、程兰诗 |
2 |
五大工程十大平台打造多师型教师团队 |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
何仁聘、曾彪、冉茂垠 |
3 |
校企共育提升模具专业“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 |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
刘钰莹、赵勇、张波涛 |
4 |
“五策”“五计”铸“五师”——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中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与实践 |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
徐诗学、李云、陈善林 |
5 |
创新“五育”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
杨泽中、王诗怀、肖元惠 |
6 |
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
刘德友、罗林、唐小红 |
7 |
产教融合德技并修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
郑小波、靳平、吴萍 |
8 |
“引-育-成-留”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
重庆市彭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
张文明、王莉霞、文妍 |
9 |
“一核双元”建设高水平“双师”型队伍的研究与实践 |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
李俊、蒋志侨、卢婵娟 |
10 |
“三段三岗”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
重庆市巴南职业教育中心 |
陈建军、杨锐、黄轶 |
六、开展社会培训典型案例 |
|||
序号 |
案例名称 |
所在单位 |
主研人员 |
1 |
搭建优质科教平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
阳兴见、冉茂垠、赖训 |
2 |
校地联动·三方协同:技能培训“S-B-G”模式创新与实践 |
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 |
杨士连、张远伟、韦娜 |
3 |
中职学校“共享共育”社会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
杨琼霞、朱全红、申翔玫 |
4 |
“区、镇、村”三级培训体系探索与实践 |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
徐其镁、刘强、黎勇 |
5 |
依托护理专业构建卫生公共培训服务体系 |
重庆工业管理职业学校 |
周洪梅、郑冬梅、冉璐 |
6 |
落实科技下乡推动科教强农 |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 |
刘友林、李利佳、陈卫红 |
7 |
开展企业专项培训,培养项目中坚力量 |
重庆建筑技师学院 |
程翠华、贺光辉、李丹 |
8 |
以“双高”为驱动育“两能”新人才 |
重庆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
方伟、张笔 |
9 |
构建特殊人群多层次、阶梯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
邹波、王群 |
10 |
“需求驱动、三方协同”的环保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
重庆市工业学校 |
杜宏伟、万美春、廖权昌 |